找到相关内容947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论佛教戒律的形成及其弘扬

    在佛陀成道后的头几年里,是没有戒律的,因为初期的佛弟子们都以好心出家,且其根基特别深厚,几乎一经点化,都能证入圣位圣果。“小乘初果已断邪淫,三果断一切淫”,至于偷盗,妄语就更不会有,所以佛时初期的僧团,是用不着制订戒律来进行约束的。但随着僧团的日渐扩大,成分也趋于复杂,为了防范于未然,维护僧团的清净庄严,佛教的戒律也随着需要而逐渐制订起来。  戒律是僧团的防腐剂,更是佛子生死之正道,因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62856431.html
  • 高旻家风

    世界各地的数千名四众弟子,每年都聚集禅堂,共同参禅,以期克期取证,生死。而夏季禅修之余,高旻禅寺定期举办讲经说法动,指导大众用功办道之方,令禅修者明宗旨、入正法。   (2)农禅并重  “农禅并重...地方,却成人们心目中向往的精神家园。相形之下,中国内地不少寺院犹如皇宫,金碧辉煌。然而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,绝大多数寺院的运作模式十分近似:收门票,开素斋馆与茶室,经营工艺品小卖部与饮料副食销售部,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5774637.html
  • 紫虚居士:若不自觉修法无益

    只是为了生死或渡众生,若不想生死或渡生则何用修法?要生死或渡生,修行者最重要的在于能“自觉”,若不自觉,别人劝你生死或渡生,那效果很有限,相信各位有此种经验。修行者一定要真切恳切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佛? 若非如此,就是天天跟在“大师”身边或到处参加法会,所得到也只是一些人天福报或一些佛缘而已,生死的事还未入门呢。一个人一定要能自觉到非好好学佛不可,自觉到三界如火宅,若不学佛可能随时会被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5675068.html
  • 南怀瑾法师开示--断性欲

    色欲爱乐所生。要生死之流证得菩提。必须也要从此而。如经所说:“生因识有,灭从色除”。如果不从这种根本无明著手解脱,徒使压制于一时,终归还会遇缘而爆发的。难以得到最后的圆满成就。  查看原文... 南怀瑾法师开示--断性欲 开示一: 不漏精不是指漏精液,修持的人应该在没有发动精液以前化掉它;道家广成之说:“情动乎中,必摇其精”,心中有一念,感情一动,精气已经在散,精的道理是这个精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1425483891.html
  • 问:有的人认为自己的行持不好,不敢受五戒,对吗?

    。所以说这个五戒对我们居士来讲非常重要,它是成佛的基础。 像佛的父亲,就是从开始受五戒,最后临终的时候证到四果阿罗汉。这个很殊胜的,他这一生就生死。所以我们应该受五戒,不要考虑自己的行持问题。... 就是说有的人很谦虚,认为自己的行持不好,不敢受五戒,确实是个问题。如果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酒还继续做,确实没法受五戒。但如果光认为自己都做到五戒,和五戒要求一样再去受戒,这样人存不存在?他是不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9/20291190385.html
  • 印顺导师呼唤倡导人间佛教的要义

    印公的一部专著《佛在人间》便是专门阐述“人间佛教”的要义的。 印公认为:传统的中国佛教一向讲究“生死”,由于重视于死,也就重视于鬼。中国的民俗以为人死了就变成鬼——“人死为鬼”,这似乎已经成...食品来祭奠他们(按照佛经的说法,只有“饿鬼”才须要这种食物祭品),烧冥衣给他们穿,化锡箔、冥钞给他们用,甚至还要扎纸楼房给他们居住。某些佛教学者甚至主张,要想信佛教就要先“信鬼”,简直是把佛教蜕变成“...

    佚名

    |人间佛教|佛教观点|印顺导师|倡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51892316.html
  • 助念人应了解的几点

      一、发心帮助他人念佛往生西方,就是替代如来担任度化众生生脱死的大责任。我们执行这个救度众生的大事业,必定要切实认真行事,切切不可敷衍了事,误他人生死的大事因缘。谨慎!谨慎!  二、...名上来,不使世俗一切事情,扰乱病人的心念,这样,病人的正念不失,念念继续,命终最后一念的心,随着所念的佛往生西方。这是助念的人达到替代如来担任度化众生生死的责任的真实目的。  六、有时助念经...

    印光大师

    |临终 助念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0908526035.html
  • 释延方:一级厨师放下厨刀,立地成佛

    ,我不干,冲出酒店……”   他是自感罪孽深重,才来到少林,想通过这次游历来洗涤自己的心灵。他住在少林宾馆,服务员问他,你是来旅游的还是想练武的?罗怀友说,我是来生死的。   后来罗怀友一再想起这个问答,却一直想不通自己在为什么会那样回答:生死是佛教要义,而自己一个对佛教丝毫不知的人竟能未加考虑脱口而出。   他能留下来全赖师兄延慈、延江两法师的引荐。   他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2534514355.html
  • 虚云和尚传4

    俗的根本是生死。像现在这样下去,三载的苦行头陀生涯,自己为了生存下去,取野果以养色身,攀悬崖采野果。为练苦行,砍柴伐木,跳悬崖涉涧溪,尝百草,饮山泉。因而体力和意志都得到常人难以承受的锻练与考验,...自己今天并一钵而无之,虽是无碍自在,但未得究竟。思量再三,念人生无常,生死乃头等大事,德清想到外出参学游访,以亲近善知识。 清同治九年(1870)秋,德清从鼓山后山岩洞里走了出来,却还是以一身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10/20024917364.html
  • 出家受戒略谈

    出家受戒的目的,第一,为求生死轮回痛苦。我们凡夫,自从无始以来, 由于无明烦恼,而依惑造业,以致轮回六道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永无出期,尝尽三灾、八难、四苦、八苦不自悟。佛说:「 三界无安,犹如...,严谨精进,不宜松懈,遇同住有不精持戒律时,应善予劝解,令其遵守执持,互相督导,共圆净戒。  5。见和同解 :对世间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人生若梦幻,力求生死轮回的见解既然一致,那么由求解脱而力行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4040365.html